成功的項目管理,必然是成功的時間管理。而項目工期的拖延,即便其質量優異、成本低廉,也可能由于時間的滯后而變得不再適宜。項目的進度管理,一直被視為與質量、成本同等重要的核心目標之一。通過合理的進度安排,制定出科學可行的分項工期表,并條理清晰的顯示出項目進度之間的邏輯關系。
那么在項目計劃管控中,經常會出現什么狀況,又是什么原因導致進度計劃與落實存在偏差,我們應該如何做,將這種偏差降到最低,保證項目工程高效進行呢?
問題與表現
不能如期完成計劃任務;
達不到預期質量效果;
問題不及時反饋,雙方互相推諉;
總是有些板塊拖項目后腿;
出現意料之外的阻礙。
根源與危害
外在因素導致,如天氣、政策、環境、作業方式等;
內在因素導致,如員工的能力、心態、動力等;
甲方計劃要求臨時變動;
項目設計或規劃不合理;
協作不順暢,調度偏差。
“正常管控”思路與對策
借助任務分解法、項目進度分解表,把工作任務具體量化到每月、每天、每時,通過對任務精細分解、責任到人,管理者清晰明確知道項目進度和工作成果及項目人員的任務分配情況,進而快速找出下屬工作中的問題,并加以指導和支持,有效避免管理人員工作重復指導、多頭領導導致的繁雜問題,按照流程和節點管控做好項目工程及時糾偏工作,確保項目結果與計劃相匹配。此外,執行者要明確自己的職責,這樣就解決了工作進度計劃與實際存在偏差的問題。
實際解決過程中,項目管理人員及執行者都要吃透上情,弄清下情,科學規劃,準確判斷;全面考慮,全局思考,全程督導,及時糾偏;顧全大局,協同配合,關照全局,板塊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