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成都變壓器市場系我國變壓器市場份額較大的地區,價格競爭也日益激烈和殘酷。這點從成都變壓器企業利潤率偏低可略見一斑。成都干式變壓器因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已被列入限制發展之列。
當一個正弦交流電壓U1加在初級線圈兩端時,導線中就有交變電流I1并產生交變磁通ф1,它沿著鐵心穿過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形成閉合的磁路。在次級線圈中感應出互感電勢U2,同時ф1也會在初級線圈上感應出一個自感電勢E1,E1的方向與所加電壓U1方向相反而幅度相近,從而限制了I1的大小。為了保持磁通ф1的存在就需要有一定的電能消耗,并且變壓器本身也有一定的損耗,盡管此時次級沒接負載,初級線圈中仍有一定的電流,這個電流我們稱為“空載電流”。
成都變壓器在1995年之前全國的變壓器企業只有100多家,而到2003年底全行業已經發展到1000多家。500千伏以上高端變壓器市場略好,價格競爭主要產生于低于差異和營銷策略方面,而低端變壓器生產廠家眾多,市場愈顯混亂,不乏有低價經銷的可能。隨著各廠家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將來只有20~30家企業可占據大部分變壓器市場。
如果次級接上負載,次級線圈就產生電流I2,并因此而產生磁通ф2,ф2的方向與ф1相反,起了互相抵消的作用,使鐵心中總的磁通量有所減少,從而使初級自感電壓E1減少,其結果使I1增大,可見初級電流與次級負載有密切關系。當次級負載電流加大時I1增加,ф1也增加,并且ф1增加部分正好補充了被ф2所抵消的那部分磁通,以保持鐵心里總磁通量不變。
成都變壓器按照國家對電力部門“十五”規劃,我國2004年至2005年將新增裝機容量達2500萬千瓦,年均電力建設投資在2400億元左右,投資增幅在40%左右,其中電站設備的投資比重約為50%~60%;電網設備的投資比重約為30%~40%。加上國務院批準的投資總額為512億元的13個新電站電廠建設項目,預計將帶動變壓器行業的年需求量為3.6億~4億千伏安。據統計數據表明,2003年在輸變電行業中,僅變壓器行業銷售收入平均增幅達到30%以上,行業利潤總額增幅則達到40%以上。然而,產量的高增長并不意味著有高利潤。
成都變壓器一些大的跨國公司的涌入占有了我國20%~30%的變壓器市場,而且憑借其先進的技術、雄厚的資金和品牌優勢在不斷擴大市場份額,這給國內企業一個巨大的沖擊。為了在市場上能分得一杯羹,許多變壓器制造廠家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裝備,以進一步改進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性能,在新工藝、新材料的探索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以適應變壓器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