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倡議中,今年一季度,對俄購電4.3025億千瓦時,對俄購電25年來累計突破214.32億千瓦時;北疆電網打通中俄能源戰略通道,中俄原油管道6年累計輸送原油9723萬噸;規劃東北輸電“四大通道”,建設中俄大型火電、水電基地實現“北電南送”……這些近期電網取得的成績,讓人生出形勢大好的感慨。
長期以來,我國東北地區的能源流和電力流都是“北電南送”,受東北地區電源裝機布局變化的影響,南送電力吸納空間逐年減少;同時大興安嶺地區也是一直呈孤網獨立運行的尷尬局面。電網結構自然也是薄弱;另外,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受市場容量、調峰能力等因此制約,難以就地消納,急需開辟新的空中能源輸送走廊,以實現更大范圍和更大規模的“北電南送”,需要一個堅強電網架構的支撐。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建設覆蓋黑、吉、遼三省和蒙東的特高壓交流環網。國網黑龍江電力在“一帶一路”整體戰略中,以加快全省建設國際陸海運通道和一核、四帶、一環、一外產業布局為契機,不斷推動石油、電力領域的深層次合作,聯通中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俄電力合作不斷升級,現在形成了以220千伏為主網架結構,66千伏線路為幅射,橫向拉手、縱向聯絡的“手拉手”安全穩定的供電格局。
中國電力市場很大,俄羅斯電力資源豐富,現在兩股電流若想背靠背,就需要兩個國家的資源配置手拉手。目前,國網公司正積極研究開發利用俄羅斯的能源資源,建設大型火電、水電基地,并向中國輸送清潔電力。規劃到2020年前,在俄羅斯阿穆爾州葉爾科夫齊煤礦基地建設一座裝機為8×60(66)萬千瓦火電廠,通過±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向我國華北送電,實現中俄、東北乃至全國能源深層次的互聯互通。
由此可見,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能源電力等基礎性設施的作用日益頭凸顯。我們只有按規劃建設好四大特高壓交流環網通道“新網架”,提高省間斷面輸電能力,才能打通中俄能源戰略通道,才能滿足東北經濟發展電力需求,進而感受“新絲路”卓越功能。